博客年龄:17年2个月
访问:?
文章:445篇

个人描述

赵红军,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上海)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咨询专家,上海市松江区政协委员,上海市松江区统一战线智库成员,上海市民盟盟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08年上海市曙光学者,2009年上海市浦江学者。2005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6年破格被提升为经济学副教授。2007-2009在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从事中国经济转型方向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田国强和文贯中教授。2007-200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和东亚问题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经济转型、制度与发展经济学、经济思想史。曾主持过2014年国家哲学社会基金中华学术著作外译项目、201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2012年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课题,2011年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课题,2009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8年曙光计划资助等多项课题,三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获第四十一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金;,一次获2006年中国制度经济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Frontier of Economics in China, 《财经研究》、《上海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为《经济学季刊》、《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文汇》、《国际商务研究》、《社会科学》杂志匿名审稿人。电子邮件:hjzhao2002@163.com

民营经济为什么没有因为缺血而死?

2009-03-07 22:12 阅读(?)评论(0)

 

 民营经济为什么没有因为缺血而死?

赵红军

    早在2001年我还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就感到民营企业的缺血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徐滇庆教授专门成立了长城金融研究所来研究成立民营银行的可行性,为此我还写过一片相关的综述文章,发表在《企业经济月刊》2001年的上。后来出于兴趣我还专门翻译了由国际金融公司两位经济学家G.Goregory, S. Tenev所写的关于“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章,并发表在2001年第6期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上。时间真如白驹过溪一般,几乎10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10年当中,中国的GDP总量从世界第五跃升到世界第三,中国的出口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综合国力也早已今非昔比。但民营企业的的缺血问题及其面临的体制歧视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11年前的1998年,中国民营企业占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7%,其重要性仅次于国有经济,是当时国民经济的第二大部门,但截至1999年底,中国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比重却只占银行总贷款总额的1%左右。当时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企业总数不超过总上市企业总量的1%;到了10年后的2008年,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5%,占我国GDP增加值的70-80%,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5.24%,民营企业产生的利润占全国利润总量的57.98%,其创造的就业占全国新增就业总量的80%,其所创造的技术创新占到全国总技术创新总数的75%,其发明专利量占全国总发明和专利的65%,其创造的发明和新产品占全国总数的80%,但其国有银行系统向民营企业提供的贷款却只不足全国银行贷款总量的不足10%。

   11年前,中国的民营企业从银行贷不来钱,怎样进行融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当时的调研,中国的民营企业无论是初创时期还是后来的发展时期,都严重依赖自我融资,而不是银行融资。在初创时,企业的初始启动资金中大约有92.4%是来自企业的自有资金,或者当初的合伙人以及他们家人之间的相互借贷,来自银行的贷款总额小于2.7%,而来自其他非金融机构的贷款为2.2%,其他融资占2.7%。与其他转轨经济国家比较而言,1999年,爱沙尼亚、波兰、立陶宛等国民营企业的自我融资比重只占到其总融资的33%左右,而其他均来自于社会或者金融机构的贷款。当时,即使是成立不足两年的美国中小型企业,其自我融资的比例也不足54%,其余资金基本上来自外部融资渠道,比如银行贷款或者债券市场;可11年后的2008年,中国的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资金仍只占到银行贷款总量的10%。能够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公司总数大概有100多家,也只深两地上市企业总量1000多家的大约10%、那么,民营企业发展所需的血源都将来自哪里?第一,我们仍然没有针对民营企业的民营银行,因此它们不可能从这些机构获得资金;第二,民营企业在向国有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仍然会守到相当大的歧视,所以从国有银行得到贷款的总量也相当有限。看来,在从外部得不到血源的情况下,最可靠的解决血源问题的办法可能就是自己造血了。

    11年前,中国的民营企业去银行贷款,银行大多只要求房地产担保,尽管其他很多的资产都构成了担保的条件,但只有那些变现程度、可靠程度最高的房地产才受到银行的青睐;但当国有企业去银行贷款时,即使没有房地产做担保,却有地方政府出面为之排忧解难;11年后,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民营企业去银行贷款时的条件却没有因为总理的讲话、国务院和发改委的呼吁而得到多大的改观。担保、担保仍然是民营企业不得不具备的基本条件,而歧视、歧视仍然是民营企业不得不承受的“最惠国民待遇”。

    还好,正在召开的两会上,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再次成为委员们讨论的热点。在这些讨论中,我们听到均是抱怨和担忧,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解决起来却是如此之难?

    民建中央今年提交了两个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议案,他们进行一年调研的结果是,“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上海均瑶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王钧金说,“今年新增5万亿信贷,真正落实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还是比较少的”。而长期与国有汽车业竞争的民营吉利汽车公司的董事长李书福则干脆坦言,“民营企业一直在国有和外资的夹缝中苦苦挣扎,在政策导向上的话语权也处于劣势,这是长期以来的生存现实……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民营企业所能做的就是“少说多做”,民营企业能进入汽车这样的领域已经谢天谢地了,我们要求只是公平竞争,不要有太多的奢望和诉求”。《经济观察报》将中央政府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进行了详细的罗列,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18000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400亿,生态环境3500亿,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灾后重建10000亿,之后,写出了一个滑稽的数字,民营经济“0亿”。

    看看这些事实和言论,作为一位普通学者的我似乎也无能为力。可转念一想,民营企业虽然一直缺血,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因为缺血而死?相反,却变得愈加的强大和有力,这是否印证了农村人常说的那句话,“别人可能并不可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注1:尼尔·格雷戈里,斯托伊安·塔涅夫著,赵红军,黄烨菁译:“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6期。

    注2:王耀辉,赵红军:“当前民营银行研究中的六大焦点问题”,《企业经济月刊》2001年专辑1.

 

  最后修改于 2009-03-14 15:57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